教师博览(科研版)

博览人语

  • 三种眼光看教育

    陈黎明;

    <正>佐藤学教授提出的教育的三种眼光,恰如一幅丰富且细腻的画卷,将教育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三种眼光——蚂蚁的眼光、蜻蜓的眼光、鸟的眼光,不仅象征着观察教育的不同角度和深度,更隐喻着教育者应有的智慧和胸怀。蚂蚁的眼光:细微之处见真章。“一叶落知天下秋。”蚂蚁的眼光,在于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在教育领域,这种眼光表现为对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的思想、情感、需求都各不相同。

    2024年17期 No.70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种眼光看教育

    陈黎明;

    <正>佐藤学教授提出的教育的三种眼光,恰如一幅丰富且细腻的画卷,将教育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三种眼光——蚂蚁的眼光、蜻蜓的眼光、鸟的眼光,不仅象征着观察教育的不同角度和深度,更隐喻着教育者应有的智慧和胸怀。蚂蚁的眼光:细微之处见真章。“一叶落知天下秋。”蚂蚁的眼光,在于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在教育领域,这种眼光表现为对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的思想、情感、需求都各不相同。

    2024年17期 No.70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关注

  • 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行与思

    本刊编辑部 ;胡波波;

    <正>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调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辐射带动区域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教育家。近年来,各地就加快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出台了许多文件,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名师工作室在全国遍地开花。

    2024年17期 No.702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行与思

    本刊编辑部 ;胡波波;

    <正>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调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辐射带动区域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教育家。近年来,各地就加快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出台了许多文件,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名师工作室在全国遍地开花。

    2024年17期 No.702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读写促行 教研共建——“谢称发名师工作室+”区域骨干教师培养范式

    谢称发;

    <正>众所周知: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名师团队的示范、引领以及对区域教育的辐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遴选名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带动区域教育快速发展。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既要促进团队专业素养的提升,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各展所长,成长为有视野、有情怀、有理念、有行动的教师,更要实现专业引领,带动区域骨干教师的成长,让名师工作室彰显更大的教育魅力。

    2024年17期 No.70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读写促行 教研共建——“谢称发名师工作室+”区域骨干教师培养范式

    谢称发;

    <正>众所周知: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名师团队的示范、引领以及对区域教育的辐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遴选名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带动区域教育快速发展。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既要促进团队专业素养的提升,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各展所长,成长为有视野、有情怀、有理念、有行动的教师,更要实现专业引领,带动区域骨干教师的成长,让名师工作室彰显更大的教育魅力。

    2024年17期 No.70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把工作室培育成一个真正的专业成长共同体

    李竹平;

    <正>我在原有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个名叫“墨竹书苑”的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有20余人。多年的工作室建设让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真正的专业成长,教师个体的主动意愿是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外部促进往往只是锦上添花。工作室也好,成长共同体也好,要做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事。

    2024年17期 No.70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把工作室培育成一个真正的专业成长共同体

    李竹平;

    <正>我在原有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个名叫“墨竹书苑”的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有20余人。多年的工作室建设让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真正的专业成长,教师个体的主动意愿是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外部促进往往只是锦上添花。工作室也好,成长共同体也好,要做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事。

    2024年17期 No.70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群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回顾与思考

    贲友林;

    <正>名师工作室如何开展活动?是否就是上课、研讨、听讲座、写文章?当一群教师以“名师工作室”的名义聚集在一起,是否就像在微信中“拉”几位好友即成为“群”那样的操作?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工作室需要用项目研究让大家聚集起来,通过项目研究,推进工作室的建设,推动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一、在实践中发现研究项目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基础在课堂,研究的项目应从课堂中来。南京市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至今,

    2024年17期 No.702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群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回顾与思考

    贲友林;

    <正>名师工作室如何开展活动?是否就是上课、研讨、听讲座、写文章?当一群教师以“名师工作室”的名义聚集在一起,是否就像在微信中“拉”几位好友即成为“群”那样的操作?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工作室需要用项目研究让大家聚集起来,通过项目研究,推进工作室的建设,推动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一、在实践中发现研究项目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基础在课堂,研究的项目应从课堂中来。南京市贲友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至今,

    2024年17期 No.702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团队的名义书写一点教育传奇

    常作印;

    <正>让灵魂阻止时光的流逝,我们宁愿作为胡杨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以铿锵的梦想和激情的言语,把灵魂的叶片舞成“命运交响曲”。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题记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我非常认同。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也绝非自给自足的庄园;只有与精神尺码相同的人互为风景,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

    2024年17期 No.70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团队的名义书写一点教育传奇

    常作印;

    <正>让灵魂阻止时光的流逝,我们宁愿作为胡杨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以铿锵的梦想和激情的言语,把灵魂的叶片舞成“命运交响曲”。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题记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我非常认同。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也绝非自给自足的庄园;只有与精神尺码相同的人互为风景,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

    2024年17期 No.70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引领·协同·共享——省级名师工作室的修炼之道

    熊才意;雷思思;

    <正>美国西南教育发展中心与阿帕拉契教育中心合作制定的“专业学习共同体问卷”从五个维度研究专业学习共同体,主要包括支持与共享的领导、共同的价值观与理念、合作性学习及其应用、支持性条件、个人实践的共享等,这与熊才意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实践经验高度契合。自2021年6月正式授牌成立以来,熊才意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以“引领·协同·共享”为核心,致力于打造“教学教研的引领者、骨干名师的孵化地、成长发展的共同体”。

    2024年17期 No.70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引领·协同·共享——省级名师工作室的修炼之道

    熊才意;雷思思;

    <正>美国西南教育发展中心与阿帕拉契教育中心合作制定的“专业学习共同体问卷”从五个维度研究专业学习共同体,主要包括支持与共享的领导、共同的价值观与理念、合作性学习及其应用、支持性条件、个人实践的共享等,这与熊才意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实践经验高度契合。自2021年6月正式授牌成立以来,熊才意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以“引领·协同·共享”为核心,致力于打造“教学教研的引领者、骨干名师的孵化地、成长发展的共同体”。

    2024年17期 No.70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以研促写,写出名班风采

    钟杰;

    <正>在班级建设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起始班级。起始班级的管理队伍没建设好,后期管理就跟不上。班级缺乏行动力和凝聚力,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这就意味着高效的起始班级带班策略非常重要。于是,我申报了“中学起始班级高效带班策略”这个研究课题。我想带着工作室成员通过研讨来促进写作意愿,提升写作能力,打磨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带班策略,惠及广大一线班主任。

    2024年17期 No.70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研促写,写出名班风采

    钟杰;

    <正>在班级建设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起始班级。起始班级的管理队伍没建设好,后期管理就跟不上。班级缺乏行动力和凝聚力,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这就意味着高效的起始班级带班策略非常重要。于是,我申报了“中学起始班级高效带班策略”这个研究课题。我想带着工作室成员通过研讨来促进写作意愿,提升写作能力,打磨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带班策略,惠及广大一线班主任。

    2024年17期 No.70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依托叙事以研促育,为师生双向成长注入能量——雪梅班主任工作室的研、育融合之道

    杨雪梅;

    <正>前两年,我以教研员和家长代表的双重身份到荣成一中参加了教师节表彰活动。或许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进而发奋学习,活动现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纷纷登台致辞。听演讲时,那些发言激情满满,令我心潮澎湃,可听完后,我又有一种头脑中近乎毫无痕迹的空白感。在这场面向全校学生的德育活动中,

    2024年17期 No.70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依托叙事以研促育,为师生双向成长注入能量——雪梅班主任工作室的研、育融合之道

    杨雪梅;

    <正>前两年,我以教研员和家长代表的双重身份到荣成一中参加了教师节表彰活动。或许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进而发奋学习,活动现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纷纷登台致辞。听演讲时,那些发言激情满满,令我心潮澎湃,可听完后,我又有一种头脑中近乎毫无痕迹的空白感。在这场面向全校学生的德育活动中,

    2024年17期 No.70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叙事

  •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课堂上的《孙子兵法》

    黄云雷;

    <正>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途中连日大雨,道路泥泞,军队寸步难行。曹操无奈,只得安营扎寨,准备待天气好转再出兵。可是这一拖延,让乌桓国做好了充分的防范。曹操正伤脑筋,谋事田畴献出一计,建议大军假意撤退,并放出消息“现天气恶劣、路难行,待秋后再攻打”,等乌桓国放松戒备,再另寻蹊径突袭乌桓。曹操从其策,果大败乌桓国,斩蹋顿,降者二十余万。

    2024年17期 No.70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课堂上的《孙子兵法》

    黄云雷;

    <正>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途中连日大雨,道路泥泞,军队寸步难行。曹操无奈,只得安营扎寨,准备待天气好转再出兵。可是这一拖延,让乌桓国做好了充分的防范。曹操正伤脑筋,谋事田畴献出一计,建议大军假意撤退,并放出消息“现天气恶劣、路难行,待秋后再攻打”,等乌桓国放松戒备,再另寻蹊径突袭乌桓。曹操从其策,果大败乌桓国,斩蹋顿,降者二十余万。

    2024年17期 No.70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陪伴孩子

    朱小毛;

    <正>小男孩叫我外公,昨天下午突然“空降”到我家。素有“孩子王”外号的我,当即放下本来计划要忙的事,专心陪伴他玩了两个多小时。1先是在家里玩。一开始,他不断地考我关于中国皇帝的问题。“中国第一个皇帝是谁?”“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康熙的父亲叫什么?”……我时而答对,时而答不出来。我答不出来时,他就告诉我答案。我对中国的皇帝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是对孩子的问题有兴趣。孩子不断地问我,我呢,

    2024年17期 No.70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陪伴孩子

    朱小毛;

    <正>小男孩叫我外公,昨天下午突然“空降”到我家。素有“孩子王”外号的我,当即放下本来计划要忙的事,专心陪伴他玩了两个多小时。1先是在家里玩。一开始,他不断地考我关于中国皇帝的问题。“中国第一个皇帝是谁?”“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康熙的父亲叫什么?”……我时而答对,时而答不出来。我答不出来时,他就告诉我答案。我对中国的皇帝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是对孩子的问题有兴趣。孩子不断地问我,我呢,

    2024年17期 No.70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王希;

    <正>面对再次趴下的小成,我已彻底没了脾气。十分钟前,我企图用极其委婉的语气提醒他上课不要睡觉:“小成,你是不是不舒服啊?”可是他却愉悦地大声回答我:“我可舒服了,就是趴一会儿。”一时间,我不知如何是好。而对于他这副样子,全班都已经习惯了,没有人在意。大家都安然地看着我,等着我接下来的授课,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坐在教室最后的他。

    2024年17期 No.70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王希;

    <正>面对再次趴下的小成,我已彻底没了脾气。十分钟前,我企图用极其委婉的语气提醒他上课不要睡觉:“小成,你是不是不舒服啊?”可是他却愉悦地大声回答我:“我可舒服了,就是趴一会儿。”一时间,我不知如何是好。而对于他这副样子,全班都已经习惯了,没有人在意。大家都安然地看着我,等着我接下来的授课,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坐在教室最后的他。

    2024年17期 No.70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你好,寒假作业

    朱清华;

    <正>“老师,这些作业太没意思啦!换点别的呗!”“写这么多作业,还不如不放假呢,干脆在学校过年算了……”“老师,您布置的作业我都会,能不能不写了?”临近学期末,我刚透露出一点布置寒假作业的想法,就招来一大堆不满。十几岁的少年,喜不喜欢都写在脸上,没有什么遮掩。

    2024年17期 No.70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你好,寒假作业

    朱清华;

    <正>“老师,这些作业太没意思啦!换点别的呗!”“写这么多作业,还不如不放假呢,干脆在学校过年算了……”“老师,您布置的作业我都会,能不能不写了?”临近学期末,我刚透露出一点布置寒假作业的想法,就招来一大堆不满。十几岁的少年,喜不喜欢都写在脸上,没有什么遮掩。

    2024年17期 No.70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幸福的搬砖人

    马秀梅;

    <正>“你在学校搬过砖吗?”倘若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一定会觉得这是问你是否在学校里工作过,因为在当下,“搬砖”成了打工的代称。可是,我说的搬砖是真的搬砖头,而且是全校师生一起搬!最近,和老同事回忆起在利群小学工作的时光,我又想起了那些有趣的劳动场面。

    2024年17期 No.70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幸福的搬砖人

    马秀梅;

    <正>“你在学校搬过砖吗?”倘若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一定会觉得这是问你是否在学校里工作过,因为在当下,“搬砖”成了打工的代称。可是,我说的搬砖是真的搬砖头,而且是全校师生一起搬!最近,和老同事回忆起在利群小学工作的时光,我又想起了那些有趣的劳动场面。

    2024年17期 No.70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物志

  • 细数成长的遇见 守望教育的明天

    章俊;

    <正>遇见,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旅行。1996年6月,我从江南小城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成为一所乡村中学的语文老师。虽没有名校的光环,但我也没有因是“农村教师”而妄自菲薄。从教近三十年,默默地走在教学的路上,我无怨无悔。回首职业生涯,从普通乡村初中调任省示范高中,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省“特支计划”基础教育名师、正高级教师,我对成长路上的一次次美妙的遇见感怀于心。

    2024年17期 No.702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细数成长的遇见 守望教育的明天

    章俊;

    <正>遇见,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旅行。1996年6月,我从江南小城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成为一所乡村中学的语文老师。虽没有名校的光环,但我也没有因是“农村教师”而妄自菲薄。从教近三十年,默默地走在教学的路上,我无怨无悔。回首职业生涯,从普通乡村初中调任省示范高中,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省“特支计划”基础教育名师、正高级教师,我对成长路上的一次次美妙的遇见感怀于心。

    2024年17期 No.702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征文

  • 光阴的故事

    夏琳琳;

    <正>2023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张精美的电子贺卡,署名静。静是我的学生,一个清秀聪慧的女孩,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大学的公费师范生。贺卡清新悠扬的旋律,将我带入那段光阴的故事……一2010年,我新接了一年级班,担任班主任。记得开学的第一天,一个瘦弱娇小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就是静。她小脸苍白,头发蓬乱,

    2024年17期 No.702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光阴的故事

    夏琳琳;

    <正>2023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张精美的电子贺卡,署名静。静是我的学生,一个清秀聪慧的女孩,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大学的公费师范生。贺卡清新悠扬的旋律,将我带入那段光阴的故事……一2010年,我新接了一年级班,担任班主任。记得开学的第一天,一个瘦弱娇小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就是静。她小脸苍白,头发蓬乱,

    2024年17期 No.702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一线

  • 让学校“活”起来——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特色办学纪实

    胡波波;方新田;

    <正>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中说,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在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大连高新一中”),一场关于学校、关于课堂、关于师生的“微教育”变革,也在悄然发生。

    2024年17期 No.702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让学校“活”起来——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特色办学纪实

    胡波波;方新田;

    <正>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中说,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在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大连高新一中”),一场关于学校、关于课堂、关于师生的“微教育”变革,也在悄然发生。

    2024年17期 No.702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视点

  • 居于校长工作首位的应是什么

    闫学;

    <正>有一次跟一位校长聊天,他告诉我,目前他在教初中二年级的科学课。尽管校长行政事务繁忙,但他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上课,他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学习成绩良好。亲自带班上课虽然给他带来了快乐和成就感,但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挑战。比如,他常常因为要参加各种会议、培训而不得不调课,甚至在上课时会因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而不得不中断上课,个别领导会因为他没有及时回复电话而批评他工作效率低下……

    2024年17期 No.702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居于校长工作首位的应是什么

    闫学;

    <正>有一次跟一位校长聊天,他告诉我,目前他在教初中二年级的科学课。尽管校长行政事务繁忙,但他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上课,他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学习成绩良好。亲自带班上课虽然给他带来了快乐和成就感,但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挑战。比如,他常常因为要参加各种会议、培训而不得不调课,甚至在上课时会因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而不得不中断上课,个别领导会因为他没有及时回复电话而批评他工作效率低下……

    2024年17期 No.702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

    陈文;

    <正>教育的起点在哪里?很多教育人都在埋头急匆匆赶路,却忘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是知识的累积、技能的传授和素养的获得吗?这些当然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它们不是教育的起点。我以为,教育的起点应该有以下三个维度。起于态度态度是一个人对特定对象持有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其中包括他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2024年17期 No.70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

    陈文;

    <正>教育的起点在哪里?很多教育人都在埋头急匆匆赶路,却忘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是知识的累积、技能的传授和素养的获得吗?这些当然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它们不是教育的起点。我以为,教育的起点应该有以下三个维度。起于态度态度是一个人对特定对象持有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其中包括他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2024年17期 No.70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家校通

  • 构建新型家校合作模式

    孙勇;

    <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指出,我国到2035年要建成立体化、全社会一起参与的教育管理新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家校合作就成为培植优质教育资源的必选途径。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中所有教育者与被教育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一同成长的教育形式。成功的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凝聚各种教育力量,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最终提高育人水平。

    2024年17期 No.70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新型家校合作模式

    孙勇;

    <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指出,我国到2035年要建成立体化、全社会一起参与的教育管理新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家校合作就成为培植优质教育资源的必选途径。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中所有教育者与被教育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一同成长的教育形式。成功的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凝聚各种教育力量,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最终提高育人水平。

    2024年17期 No.70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栏

  • 从阅读的“测不准原理”说起

    杨林柯;

    <正>语文考试结束了。改完试卷,分析成绩,我发现学生在现代文阅读题上得分很低,包括一些语文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他们可是热爱阅读的学生,可阅读测试题为什么就答不好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在量子力学里,有一个“测不准原理”,阅读测试是不是也存在一个“测不准”的问题呢?和同组的孔老师交流,他也发现类似的情况,

    2024年17期 No.702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阅读的“测不准原理”说起

    杨林柯;

    <正>语文考试结束了。改完试卷,分析成绩,我发现学生在现代文阅读题上得分很低,包括一些语文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他们可是热爱阅读的学生,可阅读测试题为什么就答不好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在量子力学里,有一个“测不准原理”,阅读测试是不是也存在一个“测不准”的问题呢?和同组的孔老师交流,他也发现类似的情况,

    2024年17期 No.702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还给教师精神的自由

    王福强;

    <正>何为“教师精神的自由”?我的理解是,教师能够排除外在的强制、干涉和规训,只遵从正义、责任和良心,在真善美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中,努力促进学生自觉地实现自我潜在可能性的持续生长过程,最终指向自由个性的实现。身体疲惫、生活困顿,对教师来说并不是最痛苦的,精神层面难以忍受的压抑和摧残,才是教师最大的不幸。

    2024年17期 No.70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还给教师精神的自由

    王福强;

    <正>何为“教师精神的自由”?我的理解是,教师能够排除外在的强制、干涉和规训,只遵从正义、责任和良心,在真善美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中,努力促进学生自觉地实现自我潜在可能性的持续生长过程,最终指向自由个性的实现。身体疲惫、生活困顿,对教师来说并不是最痛苦的,精神层面难以忍受的压抑和摧残,才是教师最大的不幸。

    2024年17期 No.70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书话

  • 无关年龄的品格——读《年轻的品格:教师的精神气象》

    沈丽新;

    <正>工作多年,我最喜欢的评价来自身边的年轻同事:“这个人真的是,一点也不像老教师!”因为我每天总那么热忱地跟大家聊班上学生的各种趣事,他们觉得我没有老教师的淡定,反倒充满了初入职教师的热乎劲。去年暑假,工作了整整三十一年的我,与成尚荣先生的《年轻的品格:教师的精神气象》一书相遇,倍感兴奋。是不是我所有“不像老教师”的模样从此都可以被诠释?

    2024年17期 No.70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关年龄的品格——读《年轻的品格:教师的精神气象》

    沈丽新;

    <正>工作多年,我最喜欢的评价来自身边的年轻同事:“这个人真的是,一点也不像老教师!”因为我每天总那么热忱地跟大家聊班上学生的各种趣事,他们觉得我没有老教师的淡定,反倒充满了初入职教师的热乎劲。去年暑假,工作了整整三十一年的我,与成尚荣先生的《年轻的品格:教师的精神气象》一书相遇,倍感兴奋。是不是我所有“不像老教师”的模样从此都可以被诠释?

    2024年17期 No.70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师蝶变:从普通到卓越的三大跃迁——读《从普通到卓越:教师成长的五堂必修课》

    聂士文;

    <正>《从普通到卓越:教师成长的五堂必修课》是特级教师常生龙于2023年9月出版的一本新作。全书共分5个专辑,汇编了作者为《上海教育》杂志撰写的专栏文章83篇。一个篇章,一个案例。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揭示当今时代教育现象,剖析现象背后的教育问题和原理。字里行间,凝聚着常老师四十余年的教育理解,汇聚了他阅读近千本书的思想精华。

    2024年17期 No.70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师蝶变:从普通到卓越的三大跃迁——读《从普通到卓越:教师成长的五堂必修课》

    聂士文;

    <正>《从普通到卓越:教师成长的五堂必修课》是特级教师常生龙于2023年9月出版的一本新作。全书共分5个专辑,汇编了作者为《上海教育》杂志撰写的专栏文章83篇。一个篇章,一个案例。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揭示当今时代教育现象,剖析现象背后的教育问题和原理。字里行间,凝聚着常老师四十余年的教育理解,汇聚了他阅读近千本书的思想精华。

    2024年17期 No.70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艺品

  • 依旧是等待与孤独——关于电视剧《繁花》

    沈鲁;

    <正>电视剧《繁花》创造了2023年底的新一轮文艺热潮,它关于故事,关于时代,关于爱情,关于机遇,关于怀旧,关于想象,关于王家卫美学,关于原著改编,关于一切我们此刻的焦虑与憧憬,也关于当下所有的努力与不甘。无论如何,一部剧作能够从形式到内容都引起社交媒体上的热切讨论,充分说明了作品本身的巨大成功。而在我的眼里,

    2024年17期 No.70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依旧是等待与孤独——关于电视剧《繁花》

    沈鲁;

    <正>电视剧《繁花》创造了2023年底的新一轮文艺热潮,它关于故事,关于时代,关于爱情,关于机遇,关于怀旧,关于想象,关于王家卫美学,关于原著改编,关于一切我们此刻的焦虑与憧憬,也关于当下所有的努力与不甘。无论如何,一部剧作能够从形式到内容都引起社交媒体上的热切讨论,充分说明了作品本身的巨大成功。而在我的眼里,

    2024年17期 No.70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苑

  • 灯如繁花

    李冬凤;

    <正>认识刘翮天,是偶然中的偶然。在新都,店家打烊,廊檐下的灯渐次亮起,各具特色的马头墙隐没在灯光中,朦朦胧胧。玻璃柜里储藏的陶瓷了却繁华,悄然睡去。我踌躇,孑然一身,往深处走,如溺水者,黑漫过膝盖,漫过脖颈,漫过头顶。手机响起,是余老师:“等我,走走。”银色的院门很阔,但并不独特。余老师喊了几声,无人应答,他便伸手摸索着,门开了。

    2024年17期 No.70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灯如繁花

    李冬凤;

    <正>认识刘翮天,是偶然中的偶然。在新都,店家打烊,廊檐下的灯渐次亮起,各具特色的马头墙隐没在灯光中,朦朦胧胧。玻璃柜里储藏的陶瓷了却繁华,悄然睡去。我踌躇,孑然一身,往深处走,如溺水者,黑漫过膝盖,漫过脖颈,漫过头顶。手机响起,是余老师:“等我,走走。”银色的院门很阔,但并不独特。余老师喊了几声,无人应答,他便伸手摸索着,门开了。

    2024年17期 No.70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唯在故乡不失眠

    董晓康;

    <正>人到中年,忽然罹患失眠症。其实,说忽然是不恰当的。因为,我清楚自己这些年是如何一次次地、肆无忌惮地侵入黑夜的领地,攻占黑夜的城池,以纸笔、键盘为兵刃,以繁思杂绪为快马,纵意驰骋在写作的疆场,从子时到丑时,甚至寅时,甚至卯时……我曾热烈地喜欢黑夜,喜欢它的夜幕低垂,它的夜凉如水,它的纯粹和静谧。

    2024年17期 No.70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唯在故乡不失眠

    董晓康;

    <正>人到中年,忽然罹患失眠症。其实,说忽然是不恰当的。因为,我清楚自己这些年是如何一次次地、肆无忌惮地侵入黑夜的领地,攻占黑夜的城池,以纸笔、键盘为兵刃,以繁思杂绪为快马,纵意驰骋在写作的疆场,从子时到丑时,甚至寅时,甚至卯时……我曾热烈地喜欢黑夜,喜欢它的夜幕低垂,它的夜凉如水,它的纯粹和静谧。

    2024年17期 No.70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风筝的乡愁

    高凤斌;

    <正>我像一只风筝,每起一阵风,就乘着风飞得再远一些。小时候,晨风贴着远山,努力按住一轮弹跳的红日,让时光慢下来。饭前,我的乳名开始在各个山谷打转。母亲的嗓门辽阔,颤音起伏。爱,饱满而有力。整个村庄,便是我的世界。小驴格外兴奋,撒蹄,冲向山顶,以嗷嗷声,抢先我应答。我吹着口哨,甩响了牧鞭,大声背着课文,一遍又一遍。邻居家的老牛,停止衔草,站在指定的位置,反刍我刚才反复诵读的课文。

    2024年17期 No.70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风筝的乡愁

    高凤斌;

    <正>我像一只风筝,每起一阵风,就乘着风飞得再远一些。小时候,晨风贴着远山,努力按住一轮弹跳的红日,让时光慢下来。饭前,我的乳名开始在各个山谷打转。母亲的嗓门辽阔,颤音起伏。爱,饱满而有力。整个村庄,便是我的世界。小驴格外兴奋,撒蹄,冲向山顶,以嗷嗷声,抢先我应答。我吹着口哨,甩响了牧鞭,大声背着课文,一遍又一遍。邻居家的老牛,停止衔草,站在指定的位置,反刍我刚才反复诵读的课文。

    2024年17期 No.70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间花语(组诗)

    张英湘;

    <正>~~

    2024年17期 No.702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间花语(组诗)

    张英湘;

    <正>~~

    2024年17期 No.702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才艺之窗

  • 《教师博览》(中旬刊·原创)“滕阁读书杯·生命的成全”有奖征文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理想的教育,是实现对生命的成全。每一个生命,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天赋、秉性,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将这些天赋、秉性培育成每一个生命的独有标识,进而引导每个孩子走上适合他自己的道路。教育可以提升生命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宽度,开掘生命的深度,让生命以更完满的姿态栖居于天地间,让生命的内核更加丰润饱满。理想的教育,

    2024年17期 No.70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师博览》(中旬刊·原创)“滕阁读书杯·生命的成全”有奖征文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理想的教育,是实现对生命的成全。每一个生命,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天赋、秉性,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将这些天赋、秉性培育成每一个生命的独有标识,进而引导每个孩子走上适合他自己的道路。教育可以提升生命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宽度,开掘生命的深度,让生命以更完满的姿态栖居于天地间,让生命的内核更加丰润饱满。理想的教育,

    2024年17期 No.70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诗辨语文”,审美启智

    <正>朱华华老师提出了“诗辨语文”的教学主张,“诗”即诗意、诗心、诗性,“辨”即思考、辨别、辨析。“诗辨语文”追求思维与审美的兼容,诗性与理性的融通,主张语文教学应穿行在“诗意”与“思辨”的语言文字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诗意中审美,在思辨中启智,在阅读与表达中品味真语文。朱老师认为,诗性与理性是人成长的双翼,二者兼容并举才能促进全人的发展;

    2024年17期 No.70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诗辨语文”,审美启智

    <正>朱华华老师提出了“诗辨语文”的教学主张,“诗”即诗意、诗心、诗性,“辨”即思考、辨别、辨析。“诗辨语文”追求思维与审美的兼容,诗性与理性的融通,主张语文教学应穿行在“诗意”与“思辨”的语言文字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诗意中审美,在思辨中启智,在阅读与表达中品味真语文。朱老师认为,诗性与理性是人成长的双翼,二者兼容并举才能促进全人的发展;

    2024年17期 No.70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